美国无政府主义者

美国无政府主义者

美国无政府主义者

2.0 |06月14日 |
简介:
《美国无政府主义者》讲述了有史以来最臭名昭著的书之一《无政府主义者食谱》的故事,以及它在其作者威廉·鲍威尔 (William Powell) 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在 19 岁时写了这本书,当时正值反文化剧变后期1960 年代和 70 年代初。获得奥斯卡奖提名的电影制片人查理·西斯克尔(寻找维维安·迈尔)追踪现年 65 岁的教师鲍威尔,在他重新审视这部作品及其继续产生的影响时,进行了一次亲密而发人深省的对话。一个关于青春叛逆和不可预见后果的警示故事,美国无政府主义者是一个普遍的、非常人性化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他生命的尽头与他的过去、他的身份和他的青春的影响作斗争。
猜你喜欢
换一换
北京的星期天
631
9.0
北京的星期天
9.0
更新时间:06月14日
主演:GillesQuéant
简介:《北京的星期天》是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于1956年制作的纪录短片。影片在20分钟的篇幅里,将时空浓缩到一天中,多角度地展现了共和国诞生之初首都北京的朝气蓬勃的面貌。 《堤》、《美好的五月》的导演克利斯·马克于1956年到中国就拍摄拍摄短片《北京的星期天》。影片拍摄了社会主义改造刚完成后的北京面貌:街头处处可见老式的人力车,也出现了一些自行车,民众的体育健身气氛相当浓厚,老人击剑打太极,小伙子和小姑娘玩单杠和高低杠,小孩子们认真地做着气象分析实验,偶尔还能看到街头卖艺的人,舞刀弄枪一字步,洋洋精通;亭榭楼台等古建筑,中国水墨山水画,京戏木偶戏,还有盛大的集体演出,出游的人们闲情逸致地泛舟湖面,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民众生活角度,都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老北京们看到此片会发出无限的感慨,新中国的首都那个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而我们年轻一代看了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导演在片中许多地方都加了中文注释,虽然有些地方用法古怪,简繁结合,但大致意思还是知道的。特别是片尾标志"Fin"也被翻译成了“在”,可能是通“再见”的“再”吧。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才华横溢的导演克里斯·马克 街道上老式的人力车和马车,天桥耍着大刀的艺人,天真活泼的孩子以及热闹的国庆游行,这些镜头是那个年代的珍贵历史写照。影片的中文顾问是被誉为“新浪潮祖母”的法国著名导演阿涅斯·瓦尔达。充满浓郁中国情调的北京传统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给这两位大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都反映在影片《北京的星期天》之中。
3717
1956
北京的星期天
主演:GillesQuéant
首页
电影
连续剧
综艺
动漫
短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