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武侠小说写尽了人生百态,而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无一不是金庸自身各个阶段的思想反映,纵观金庸小说的武侠人物,它又是金庸成思想变化的历程展现。1955年,30岁的金庸以一部《书剑恩仇录》涉足武林,随后《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飞狐外传》也冲出江湖。此时的金庸年轻有为,于是一批建功立业的大侠跃然纸上,陈家洛、袁承志、郭靖、胡斐,尽管他们身上有理想化的成分,但其侠义精神却能掩盖其短,张扬其长。
汶川大地震使四川这个曾经幸福感最高的地区打破了往日的宁静,这里没有电,没有了饮用水,没有了通讯,似乎瞬时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而解放军战士又是如何完成他们士兵突击解救人民的使命?
纪录片呈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惨烈结局前所未见的镜头。
这段翻来覆去的遐思发生在一个伊斯坦布尔的老人院,摄像机聚焦于一群饱经风霜的老人:一个声音嘶哑的女人吐露自己如何经历了一次亚美尼亚人的种族屠杀、一个和蔼而又迷惘的钢琴家用自己的琴声来坦白自己的爱、一个失明了的摄影师摆弄着自己的闪光灯,用他自己的相机反过来对着我们。谢婉·米兹拉希的这部生动而又细腻的电影从这群看似不堪的老人身上找到了一种迷人的韵律。但与此同时,在这个老人院外,一堆施工设备正在改变着这片土地。